從池體的形狀和結構看,池內的構成部分、裝置等這些維護和更換較困難的部位應選用耐久性、耐腐蝕性以及耐化學性較強的材料。在直線部分,按管徑的120倍以下的間隔設置檢查井;流入管上的檢查井的底部應設置流槽,其井口要安裝鑄鐵或其他材質的井蓋。在設計和施工時特別注意一定要充分考慮污泥的清除是否方便。同時,個池(除人孔外)根據需要還應設置檢查設備用的檢查口。人孔、檢查口的周圍不允許放置會給清掃和檢查帶來妨礙的東西。
配管如果因荷載的緣故有下沉或破損的可能,則必須采取安全措施。配管一定要安裝檢查井,安裝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檢查井原則上應安裝在管的起點、終點、匯流點、拐彎處及管的內徑或管的種類發生變化的地方。如果是地埋式凈化槽,通風和排氣用的管口部分需要安裝柵條或檔網。為了防止雨水和泥沙流入凈化槽,應使管口部分高于地面或加裝擋板。
凈化槽本身為不透水結構,具有良好的防滲性能。鑒于滲透率是流體分子質量及滲透途徑的函數。對于凈化槽所使用的儀器、設備和管道,也要采取必要措施,使之不會因溫度下降而對處理功能造成影響。在氣溫較低的地區,由于水溫的下降可能會影響處理功能,特別是用生物硝化脫氮反應去除氮的凈化槽。如果水溫低于13℃,則有可能不能充分發揮硝化脫氮的功能。